
長汀一中 呂福福
教研教改是推進教育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對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推動學校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課改如火如荼地進行,我校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推行了“345生態課堂”的改革模式,“345生態課堂”是我校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大背景下,以原有“問題解決教學”為基礎,融合“核心素養”與“生態課堂”理念,新創立的“基于問題解決的素養導向生態課堂”的簡稱。這一課堂教學改革探索項目,既是一項對原有教研成果進行傳承迭代、升級改進的項目,也是一項與時俱進、落實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的項目。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以“生態課堂”理念為指導,實施“素養為本”的教學,以“問題解決”為學習評價手段,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下面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將自己的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我校實施“345生態課堂”的改革模式,我們必須加強理論學習,理解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是當務之急。為此我積極參加省、市、縣及學校組織的各項學習和各種培訓活動,課余有計劃地學習教改相關理論書籍,閱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志和刊物,結合我校的校本教研理論或校本教研經驗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已的理論知識。學習了新的教學方法,拓展了自已的知識面,有效地提高了自已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為自已能更好地進行教學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通過教研組聽課、說課、說題、評課、個人反思等多種活動,交流學習,反思教學,樹立研究意識,為新課程的實施做好堅實的準備。
二、以教研活動為平臺,促進教研教改。
教研組是學校落實教學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組織之一,在教務處、教研組領導下做了如下工作。
1、認真學習本學科課程標準,把學習新課程作為教研活動的一部分,全組教師定時定點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明確本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并確定教學要求,為新課程實施做好準備。
2、加強集體備課,集思廣益提高效率
為了能充分挖掘每位教師的潛能,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我們非常注重集體備課。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時間,做到有內容、有中心發言人。同一年段教師共同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共同研討教學策略。大家一起學習、研究、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問題導讀自學單、問題發現生成單、問題解決訓練單這“三單教學”,從“問題解決”層面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尤其是在課堂設計,情境創設、課堂流程、拓展運用、作業等方面加強探討。
3、認真履行教師常規工作
本人加強自己對教學常規要求的執行,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考核評定等基本教學環節的規范化、制度化。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教學實際,圍繞學校教研課題確定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活動,認真開好教學研究課、公開課教學,及時總結交流,同時做好后進生的幫扶輔導工作。
4、加強網絡研修
在疫情期間,我參加了福建師范大學、福建教育學院等組織的網絡研修活動,網絡教研是一種網絡交流的方式。我體驗著網絡教研的快樂,領略著專家、學者們的精辟指點,品味著一線教師的無數心聲,收獲著意想不到的喜悅,隨著網絡教研的深入,我深深體會到: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在信息化環境下如何促進教師們不斷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是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和緊迫任務。通過網絡教研不僅交流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教學資料,更重要的是交流我們之間的教學思想。經過實踐,我真正感受到到網絡教研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真正感覺到了網絡教研的優勢,讓我受益匪淺。
三、積極撰寫教學反思,及時把握課堂教學方向
在教學中,本人積極地執行“345生態課堂”的教學改革模式,把三單教學、四層素養、五維生態落實于課堂教學之中,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問題的解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后積極的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為后繼的課堂教學提供更好的教學方法。
四、不足之處及后期展望
本學年教研教改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不足之處有:
1、集體備課質量不高。
2、要多與其他教師之間進行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
3、注重聯系學生生活事例實際展開教學。
4、教學內容結束后要留時間讓學生提問,還可以采用個人或同桌質疑、小組質疑等多種形式,保證學生提問的空間。
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1、加大集體備課研究力度。如單元、章、節、課時的目的和要求研究;重點、難點、疑點研究;作業或練習研究;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選擇研究等。
2、規范輔導學生,要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成績,是輔導形式多樣化,同時,做好學科的復習、出題、考試、評卷、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工作,加大學生“學”的研究和試題研究力度,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教研課題,以教學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優化學生評價機制。
3.題海戰術要改變。題海戰術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考分,但也浪費了學生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并不能有效地加強知識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4、加強課后反思,記錄自己一節課的成敗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加以實踐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記錄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從主觀上找原因,使之成為以后教學工作中的前車之鑒;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這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三單教學”本著“問題導學、強化主體”的教學模式,我認為:新課程的基本單位是“問題”,課程組織要通過問題設計來完成,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師、學生、文本三者做深度思考,設計出有價值的教學問題鏈,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方法與思維能力、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得到錘煉與增強,這樣才能使他們從“學會”逐步走向“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