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母三遷”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典故,其意義在于啟示教育者:環境對教育有巨大的影響。將知識融入學生所處的環境中,形成更具有親和力的情景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分析了情景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和潛在價值,并以高中地理教學為例,舉例探析了情景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待激發
學習興趣有待激發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之一。地理是我國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能否學好地理直接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大學選擇,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可見學好高中地理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現象,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地理就是簡單的背誦記憶,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待進一步強化
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足是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典型問題之一。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單一地的知識講解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導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足,學習質量有待提升。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三)教學觀念更新不及時
教學觀念更新不及時是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典型問題之一。隨著我國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高中地理教學實現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更新不及時的現象,依賴于教學大綱,重視教學進度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素質及學習積極性的培養,教學觀念有待及時更新,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因此,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重視對教學觀念的及時更新,以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引學生的學習信念。
二、情景式教學的必要性和潛在價值
初中生對陌生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如果將這種好奇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中學生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較為抵觸,更樂于接受生動的情景式教學模式。因此,教師與時俱進地改進教學模式,嘗試和推行情景式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三、情景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逛+吃”的生活設計式情景教學
在接觸一門學科之初,學生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好這門課的第一步。中學地理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的教學要求,結合中學生的特點,以生活體驗為突破口,將喜聞樂見的旅游有機地融入地理課堂教學中。事實上,旅游出行早已成為學生假期的主要活動之一,“逛”景點和“吃”美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且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參照出行經歷,設計一份云南七日旅游攻略,自主安排“逛”和“吃”。學生在選擇景點時,要思考地理位置和景點文化問題;在選擇出行工具時,要思考交通問題;在安排食宿時,要思考飲食文化和聚居方式問題;在準備衣物時,要思考天氣變化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觀+感”的多維沉浸式情景教學
課本上的文字和圖片僅僅讓學生記住內容,很難生動形象地展示知識點;而身臨其境的課外活動雖有直觀效果,但耗時費力、成本高、風險大。運用多媒體資源或高新技術,如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等將知識實景化地直接呈現出來,可以創設符合教育目的的情境,讓學生親眼“觀”看海量信息資源、親身“感”受視覺等感官沖擊,這有助于學生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突破思維定式,多維度增強感知和體驗,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進大型航拍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由于該紀錄片猶如一本“地理教科書”,客觀呈現了祖國秀美河山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教師將其引入課堂教學中,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方便且易操作的虛擬地球儀軟件——Google Earth。該軟件具備三維地形呈現、測量地理信息數據、街景視圖等功能,能讓學生在網絡上“實地”看山河沃野,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
(三) “探+研”的自主合作式情景教學
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需要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啟發和誘導學生產生深層次交流的愿望,再以互動為基礎、以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學習小組中討論,并讓各組推薦代表發言,使學生在“探”討中拓展知識廣度,在“研”究中拓展知識深度,達到相互學習和反思自我的目的。在實踐中,為便于交流和互助,小組人數應為4~6人;為實現互幫互助和公平競爭,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為避免混亂的局面,組內要合理分工、明確責任、制定規則、養成習慣;為避免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教師要留出充分的時間;為檢驗學習成效,教師還要實施有效的評價策略,注意整體和個體發展相結合。
四、結語
情景式教學模式充分考慮了學科教學特點,能夠營造師生共同參與的積極、和諧的教學氛圍,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需要注意的是,因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身心發展水平有限,教師要將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相結合,根據學情為學生及時做好輔導,為情景式教學積累成功經驗。
參考文獻
[1]吳艷青.情景式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技術教育,2020(45):230.
[2]王艷.情景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42):145-146.